生涯观察

让更多人关注生涯规划
生涯研究领域互联网科技媒体

公司提拔人才的4大标准,老板和员工都该看看

2015-10-21 09:15| 发布者: 江南烟雨| 查看: 693| 评论: 0

摘要: 只要在企业里工作一段时间的人,大概都曾经在茶余饭后听过身边的同事朋友讨论过类似的讨论主题,或是自己就参与过这样的讨论: 为什么那个某某人表现这么差还会被升官,老板是瞎了眼睛了吗? 为什么我工作这么 ...

只要在企业里工作一段时间的人,大概都曾经在茶余饭后听过身边的同事朋友讨论过类似的讨论主题,或是自己就参与过这样的讨论:

为什么那个某某人表现这么差还会被升官,老板是瞎了眼睛了吗?

为什么我工作这么努力,老板都没有看到?

我一直在这边等待升迁的机会,但公司从来没有告诉过我怎么样才会轮到我升等…

这大概是所有人力资源相关的问题当中,我觉得最难回答的其中一个:到底公司是怎么决定升迁的?因为每一家公司都不一样、每一个主管也不一样。

我待过某一些很有规模和制度的企业,在那些公司里面,对于升迁是有必然的规范和流程的:要参加多少学分的教育训练课程、每年每一个主管可以提报多少比例的 员工升迁、要在总经理和高阶主管面前做简报、要经过公司的人事评议委员会决定、要在工作岗位上任职满多久而且过去的考绩有多好…

但即使如此,这顶多就是写在白纸黑字上的须要条件,你还是不知道怎么样才会得到你的直属主管的提报、或是不知道总经理或是人事评议委员会在什么情况下会同意,什么情况下又会驳回。

更别提那些规模比较小的企业,可能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规范和流程,主管觉得你可以被晋升你就可以、主管觉得你还不行你就只好慢慢等。

但真要说慢慢等,你也从来没有被沟通过到底问题出在哪里、你还需要努力些什么。到头来,升迁在绝大多数台湾的企业里,就是一个“天威难测”的黑箱作业。

升迁作业因为是人力资源单位众多工作内容里的其中一项,这些年来我自己近距离地观察过很多主管在决定升迁的议题以后,我想我会说,这还真的是一个处处考验人性的事情。

首先,我们都必必要理解一个前提,不管你再怎么讨厌公司里的主管的嘴脸,其实绝大多数的主管和一般员工并没有不同,都只是领公司的薪水、想要把份内工作做 好的劳工 ( 对,主管其实不是资方,他们头上往往也还有主管,你的主管对他的主管的评价,其实和你对你主管的评价并无二致 ) 。

而这二种身分当中的差别是,如果员工只需要为自己的工作成果负责,主管则必须为整个部门每一个人的绩效负责。部门里有人常常建立重要战功,主管通常会因此水涨船高,部门里有人屡屡犯错,不管主管再怎么会推卸责任,最终照样会被贴上“有问题”的标签。

只要你不要打从心里把你的老板当做敌人,其实你做决定的方法和他并没有不一样。你想要去巷口买一碗牛肉面吃,A店卖一碗牛肉面20元、B店卖一碗牛肉面 25元,如果二家面店的客观条件非常接近,每一个人都会选择A店而不是B店。如果B店的牛肉面比A店好吃或是卫生或是服务更好,那答案当然有所不同。

但是万一,人们因为种种理由说B店比较好但你实在感觉不出来差别在哪里,很自然地,你会选择A店而不是大家都去光顾的B店。这道理很简单,B店的牛肉面要多花5元,而多花5元所带来的价值,对你而言没有意义。

回来看我们的问题,对每一位单位主管来说,升迁某某人,就代表公司必须因此付出更多的薪资成本。那么,这样做到底值不值得?

我之前谈过职等这件事情。从人力资源的角度,职等是和职责有关的。如果你现在是资深专员而你想要升迁到主任的位子上,你的职责应该要有所不同。

1有能力承担更大的责任

2工作绩效不差

3建立深孚众望的声誉

4不要抱怨公司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已有 0 人参与

会员评论

本站推介

返回顶部